近日,长春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专家郑鹏飞血管通路团队联合血管外科、电诊科介入超声团队,在我省血管通路著名专家李少鹏教授指导下,成功完成长春市级医院首例自体动静脉内瘘PTA手术,为存在血液透析通路问题的患者带来福音。
患者张某某是血液净化中心规律透析的病人,已进行血液透析8个月的时间,近几次透析中出现了血流量不足的情况,常规透析治疗有时都无法顺利进行,也因为流量不足无法行要求更高的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治疗。郑鹏飞对他的内瘘进行评估及超声检查,发现病人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出现了狭窄,狭窄处内径只有1.7mm,并且只能在吻合口附近触及一定血管震颤。经超声引导给予患者进行PTA治疗后,目前患者内瘘震颤明显,左前臂血管均能明显感觉到血管震颤,患者于次日便可顺利进行血液滤过治疗,泵控血流量可达270ml/min。
郑鹏飞介绍说,终末期肾脏病的病人需要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,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,动静脉内瘘(AVF)是最常见也是透析病人的首选,而患者在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,绝大多数患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通路问题,比如狭窄、血栓、血流量不足、甚至闭塞。如患者透析不充分、无法顺利完成透析,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。既往的决绝办法多数是内瘘重建,但血管资源有限,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再次狭窄或闭塞、穿刺空间减少、血管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,动静脉内瘘PTA手术得以解决这些问题。
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应该注意哪些?
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平时应该每天都早晚2次观察内瘘,可以用手触摸血管震颤,或者听诊器听诊血管杂音来观察内瘘情况。如果发现杂音减弱或者消失,或者平时透析过程中出现透析器报警、泵控血流量不足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功能良好的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高质量生活的保证。
来源:长春市中心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