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重点科普项目“结直肠癌早防早治早知道”正式启动 名医名院-健康 王金顺 3981370
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重点科普项目“结直肠癌早防早治早知道”正式启动 名医名院-健康 王金顺 3981370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健康 > 名医名院

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重点科普项目“结直肠癌早防早治早知道”正式启动

2025-09-22 09:18      来源: 中国吉林网

  近日,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重点科普项目“结直肠癌早防早治早知道”正式启动,此项目由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、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・长春市中心医院共同实施。该项目通过深入社区、企事业单位、地铁站进行宣传、健康讲座、专家义诊等形式,将早筛理念深入基层,助力破解群众“不知、不愿、不敢”筛查的难题。

  健康宣传:零距离科普,打通防癌“最后一公里”

  活动中长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头攒动,工作人员通过发放《结直肠癌防治手册》、播放科普短视频,向居民讲解“排便习惯改变、便血”等预警信号,并指导填写《早期结直肠癌筛查量表》评估风险等级。针对高风险人群,进行个体化筛查建议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建立“社区动员-初筛预警-定点转诊”机制。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由社区医生全程跟踪,协助预约定点医院肠镜检查,并提供术后随访服务。

  “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可达90%以上,而晚期不足30%。”项目负责人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・长春市中心医院消化一科主任温晓晔强调,结直肠癌从腺瘤发展到癌症需5-10年,早期筛查是阻断癌变的关键。

  地铁站变身“防癌科普课堂”传播健康理念

  通过在地铁站发放健康手册、互动二维码、播放科普短视频、开展健康义诊等形式,向通勤市民传递结直肠癌早筛知识,图文并茂讲解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与预防要点,指导市民进行风险评估,以真实案例解析“便血≠痔疮”的认知误区。让市民沉浸式科普,让防癌知识“触手可及”。

  公众认知显著改善地铁问卷调查显示,92%乘客表示“更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症状”,78%愿意主动参与筛查。

  专家建议:防癌从日常做起

  一般人群40岁起进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及筛查。每年进行便潜血筛查。每5-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,高风险人群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筛查方案。

 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戒烟限酒,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,增加膳食纤维、全谷物及乳制品的摄入,控制体重(BMI<23),合理的体育锻炼。

  通过“社区精准触达+公共交通广泛传播”的立体化宣传,结直肠癌早筛正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,为“健康中国”战略注入新动力。

  长春市中心医院供稿供图

初审: 王金顺   复审: 李超   终审: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:0431-82902222